若然對屯門的認識只局限於「牛」和「牛屎」,只能說少年你「走寶」了。屯門近月開了一間馬來喇沙小店,由「過江龍」店主阿傑親手煮出「媽媽的味道」。他為了老婆而隻身來港定居,開店本是為了爭取更多時間陪伴家人,穩定後再接媽媽來享兒孫福,可惜在小店的籌備期間,阿傑的媽媽卻來不及見證,成為了他一生的遺憾。
 
2015051501a.jpg
媽媽檔由「過江龍」店主阿傑(右)和太太Joanna(左)一起經營。(王淑君攝)
 

來港5年的阿傑,是馬來西亞華僑,在霹靂洲美羅長大,曾到英國和新加坡任職廚師,更曾在新加坡文華酒店擔任Sous chef。憑着一雙手闖天下的他,終於遇上一個令他定下的香港女生Joanna。

因為Joanna,慣於漂泊的阿傑體會到家人的重要。「以前跟她(Joanna)Long D,一年先見2次,對她虧欠太多,所以我決定來香港發展,穩定之後再接媽媽來港生活。」阿傑來港後,先後到酒店、蘭桂坊的Bar & Restaurant、墨西哥餐廳及素食店工作,他原本以為到香港後,可以和太太Joanna有更多時間相依相伴,但打過7、8份工作,才發現這是天方夜譚。「廚師一日返工12個鐘,連同交通來回用了15個鐘,明明我想有更多時間陪屋企人,但扣掉瞓覺時間,大家一齊而清醒的時間也只得2個鐘。」阿傑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決定做自己生意,爭取更多私人時間,並待穩定後再接媽媽到港一起生活,共聚天倫。

2015051502a.jpg
阿傑懂得5、6個國家的菜式,但創業時只想分享兒時最愛的味道--媽媽煮的喇沙。(王淑君攝)
 

阿傑下定決心後,立即擬好計劃,並按步就班地實踐創業夢。雖然他的一雙巧手懂得煮出5、6個國家的菜式,但也不及他對家鄉菜的熟悉,「而且我最掛念的就是媽媽煮給我食的喇沙。」阿傑又解釋,馬來西亞是一個很大的國家,東部與西部的食物和文化已不一樣,而他媽媽卻能煮出一手地道的美羅味道喇沙,「跟新加坡的喇沙相比,美羅喇沙的蝦味沒那麼重,而且湯底又香又辣。」

他花了半年時間去尋覓舖位,並特意選址自己居住的社區屯門,以減省通勤時間,然後再安排裝修,和太太設計特色餐牌。阿傑形容天時、地利、人和統統似是配合着他的夢想,偏偏一切如箭在弦時,阿傑卻收到母親離世的噩耗。她再也無法見證自己事業的起步。

2015051503a.jpg
媽媽檔是阿傑為了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而開設,可惜他的母親卻見證不了。(王淑君攝)
 

「取名『媽媽檔』就是想紀念我媽媽。」阿傑說。雖然故事帶點傷感,不過屯門這片「牛屎區」卻帶給他另一番的體會,更令他從對親人的愛,延伸到對社區老人身上。「屯門是一個好有人情味的小社區。你看我們的店前有一片空地,」他指一指給記者看:「早上有好多公公婆婆都會前來坐着,我不時會送些奶茶、小食給她們,又一齊傾傾偈。有人關心,他們就好開心,其實他們好簡單。」

開店一個多月後,生意漸上軌道,阿傑一個人開始忙不過來,便向老婆Joanna商量,請她辭職幫忙。這豈不是兩夫妻24小時「日對夜對」?「是呀,不過我負責煮,她負責樓面,我倆好少嗌交。」說罷,有一位在附近髮型屋正在理髮,毛巾還包在頭上的菲藉少婦過來買喇沙,兩小口忙着招呼和下單,默契十足,還跟客人說稍後送到髮型屋給她,人情味濃!。「我們這些街坊都這樣,予人方便嘛。」阿傑說。

2015051504a.jpg
在店內「男主內、女主外」,即使24小時相對,夫妻之間仍非常甜蜜。(王淑君攝)
 

店子由上午8時開店,中午4時較少人可以小休一會;7時準備晚市,8時半便關門。不過阿傑指,如果生意好的話,中午也會取消小休,繼續營業,晚上關門後也有很多工夫要做,例如「埋數」、清潔、點算存貨及預備明天食材等,屈指一數,工作時間已長過12小時,比打工時期的工時更長,而且自己生意,操心的事情也更多。但是,阿傑直言現在的生活很幸福:「因為可以日日都陪着身邊重要的人!」

2015051505a.jpg
這碗喇沙,埋藏着阿傑對母親的思念。(受訪者提供)
 
資料來源: HK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