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喜歡歎咖啡,一年飲用約4億杯咖啡,當中不少對咖啡有要求的人,鍾愛喝用咖啡豆沖的咖啡。其實用完的咖啡渣有很多用處,經加工後不但可以用來除臭,更可以變成有用的產品。80後譚沛楹(Peann)及何世杰(Jay)於2014年創辦綠行俠(Eco Greenergy),把咖啡渣回收,「重生」成肥皂及花盆,在環保業上開創新的道路。

落手落腳做廚餘回收

綠行俠的業務主要分成3個方面,第一為咖啡渣回收,他們會到寫字樓、咖啡店及酒店收集咖啡渣,再製成新產品。第二為售賣環保產品;第三為廚餘回收。Peann指,一開始會踏足環保事業是因為看見社會有需要,她本來想過開麵包店,但自覺對社會影響力不大,最後決定與Jay拍檔走上回收廚餘之路。

26102018FH1

Jay和Peann親自把咖啡渣倒入去廚餘機發酵,發酵成堆肥後會免費捐贈予本地農莊使用。

創立初期,他們以回收廚餘為主,曾經試過帶著手套,自己落手落腳到大學的千人宴回收廚餘。Peann更直言:「當下心裡沒有覺得難受。」綠行俠當時沒有自己的廚餘機,加上廚餘回收在香港未能有效喚醒香港人注意,逼使他們必須想出另外的環保計劃。

把咖啡渣廢物利用

在2015年,他們看準咖啡渣的特性,推動「Zero Grounds Coffee Campaign」,收集咖啡渣製造出不同的產品。即使每次回收咖啡渣都要收費150至200元,現時亦有不少企業參加他們的回收計劃,咖啡渣主要從酒店及咖啡店回收,每週回收量達700至800公斤。 咖啡渣本身已有很多微孔,經收集後只需要作基本處理,包括曬乾及烘乾,就可以變身製出新產品。最新鮮的咖啡渣會製成肥皂,次一等的會生產成花盆,而質素最差的就會轉化成肥料,免費捐給本地農莊。

26102018FH2

每次回收完都會磅重,每間機構的回收量都會有記錄,當中以酒店的回收量最大。

產品中最主打的是咖啡渣肥皂,它具有磨沙功效,加上去油去污力強,在女性市場大受歡迎,同時亦帶領公司打出名堂。 對於創業中最困難的地方,Peann認為是要想出既創新又令大眾接受的產品,又指要令香港人覺得好玩、有用,他們才會開始身體力行推動環保。而Jay就認要找到市場需要花時最耐。 綠行俠平日會極力參與不同市集,並定期舉辦肥皂工作坊。參加者中不乏大企業的員工,在工作坊後更向公司提出撥款作咖啡渣回收。公司在開業短短兩年已經達到收支平衡,去年更有過百萬營業額,未來更會進駐太古城的Maker House舉辦為期兩個月的期間限定店。

26102018FH3

咖啡渣肥皂既環保又有磨砂功能,企業更可以自訂圖案。

公司能夠打響名堂另一原因是客製化的設計,客戶可以選擇把自己的logo製成肥皂,變成近年開始受歡迎的企業禮品。當中令他們印象最深刻的是與Starbucks的合作,他們當時為Starbucks創作了三款咖啡渣產品,圓了創業初期的夢想。

畢業不用急於創業

當初Peann覺得打工每天都在做類似的事,認為走在一條預計到的路太過安穩,令她有感只要用同樣時間,可以做出對社會更有貢獻的事。她不想只做支持環保的人,而是想親身帶領環保潮流,因而決定創業,但她就建議年青人不要一畢業就急於創業。「好多人以為創業好型、好威,可以彈性時間上下班,但其實『針無兩頭利』,背後很多辛苦事!」

26102018FH4

創業要親力親為,他們更試過在暴雨中在市集售賣環保產品。

曾於國際企業工作的Peann及Jay認為畢業後應該先去打工,累積經驗。問到做環保是否吃力不討好,他們表示香港在環保方面真的行得較慢,而且消費群較少。但Jay就指出,這也代表市場是未開始,仍然有很大潛力。

參考來源: TO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