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在港印尼華僑「沙嗲佬」。他們小時候經歷印尼排華,回中國卻遇上全民配給制,後來又遭遇文化大革命,於是「逃亡」來港。上世紀70至80年代,他來到香港時一無所有,推住自己砌的木頭車、賣以印尼特色醬料「沙嗲」烤製的肉串,總算能養家活兒。如是者「沙嗲」這種南洋傳統美食,才開始在港流行起來。

  • 每區都總有一兩個「沙嗲佬」,伴隨我們成長幾十年。他們操不太純正的廣東話,擺賣惹味的沙嗲串燒,由小販賣至「入舖」。我們只知道他們的「沙嗲」好吃,但又可知道,這是一種飄泊的味道?

  • 這位在港印尼華僑「沙嗲佬」。他們小時候經歷印尼排華,回中國卻遇上全民配給制,後來又遭遇文化大革命,於是「逃亡」來港。上世紀70至80年代,他來到香港時一無所有,推住自己砌的木頭車、賣以印尼特色醬料「沙嗲」烤製的肉串,總算能養家活兒。如是者「沙嗲」這種南洋傳統美食,才開始在港流行起來。

2017091211a.jpg

港式沙嗲 VS 「正宗」印尼沙嗲

據台灣《故事》網報導,印尼語中的沙嗲 (Sata或Satay)來自印度Tamil泰米爾語,但「沙嗲」醬的源起還是來自印尼。1619年 ,因世界第一間跨國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當年在印尼雅加達設立了總部,許多印度泰米爾人出入印尼,這些移民帶來了家鄉的料理如卡博肉串(Kebabı)。印尼馬拉人從Kebabı中得到靈感,加上本地人的口味習慣,以當地的食材與香料調味,慢慢發展出「沙嗲」這種醬料。

然而,來自印尼的徐基通說,我們現時在港普遍吃到的沙嗲,並不是他小時候在印尼當地吃到的「正宗」味道。「如果『正宗』印尼沙嗲,即是印尼馬拉人吃的那種,主要成分只是甜豉油、洋蔥、檸檬、辣椒。」而現時普遍在港沙嗲串燒店賣的沙嗲,醬身偏濃、味道偏甜、加入磨碎了的花生。徐基通說,那時因為上世紀70至80年代,他們一眾印尼華僑在港以沙嗲串燒「創業」時,為迎合港人口味而「改良」:「香港市民較喜歡味道更濃郁的食物。」

2017091201a.jpg

2017091202a.jpg

徐基通來港後只做過一份工作,就是賣沙嗲串燒,一賣36年。(黎家浩攝)

2017091203a.jpg

徐生說這種只有甜鼓油、洋蔥、檸檬、辣椒的調料,才是「正宗」印尼沙嗲。(黎家浩攝)

2017091204a.jpg

徐生的沙嗲串燒堅持用炭火烤燒,這樣才惹味。(黎家浩攝)

2017091205a.jpg

徐生的沙嗲,是筲箕灣人的其中一個集體回憶。(黎家浩攝)

2017091206a.jpg

徐生口中的「正宗」印尼沙嗲,除了最後醺的醬不同,醃料也不同。醃料的主要成份僅為甜鼓油、洋蔥、蒜頭和花生。(麥佩雯攝)

2017091207a.jpg

左是徐生賣了30年的「改良」版港式沙嗲,右是「正宗」印尼沙嗲的醃料。(麥佩雯攝)

2017091208a.jpg

沙嗲串燒令部分印尼華僑當年得以白手興家。(麥佩雯攝)

2017091209a.jpg

徐生的小店每日營業時間為下午4時至半夜,他說太辛苦了,即將退休。(麥佩雯攝)

50至60年代:印尼排華近45萬華僑回國 

徐基通在印尼出生,父親是華僑,母親是印尼馬拉人。他今年63歲,不太記得在印尼的回憶了,因當時年紀太小,只有7至8歲。印尼排華,都只是他從長輩口中聽來的事情。他父母當年在印尼一農村開小食店,店裡賣沙嗲醬及沙嗲串燒。

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尼擺脫荷蘭殖民統治成為獨立國家,殖民時期,華人曾獲荷蘭人厚待給予特權、或在某些經濟領域佔優勢,華人逐漸成為被印尼人攻擊的目標;加上中印兩國當時外交交惡,印尼國內開始出現排華風氣。1959年,印尼頒布「總統第十號法令」,規定年底前取締縣以下外僑小商販。徐基通的父母,就是其中一檔被影響的小商販。「要麼搬到城市去、要麼入籍。」他的父母兩樣均不從,又懷抱對「新中國」美好的想像,於是登上1960年中國人民共和國派來的船,橫越南洋,回到他從沒見過的「家鄉」——中國。

1959至1960年,中國政府為了協助印尼華僑歸國,派出「光華輪」往返中印4次,共接回華僑4215人。而上世紀50年代初期至約1960年,共有約45萬印尼華僑歸國;1965年「九.三零」事件後,印尼爆發大規模排華浪潮,回國人數更是多不勝數、無法統計。

王蒼柏《活在別處——香港印尼華人口述歷史》

歸國不似預期:活在「全民配給制」下

60年代初,內地行「全民配給制」,不論居所、工作、糧食,均是由國家配給。任何人如果被揭發私藏財產,均可被沒收。徐基通的父親籍貫廣東,但回國後國家分配他們一家到廣西務農,「父親其實想回廣東,但國家不允許」。徐基通開始在廣西務農,12歲自小學畢業後,就幫忙種植甘蔗至19歲,19歲至25歲被調派到砂糖廠工作。

由8歲至20多歲,他都在內地廣西生活;但家裡的沙嗲醬,總提醒他其實來自他方。大時大節喜慶節日,他母親間中會弄沙嗲肉串請鄰居吃;那時除了印尼華僑,基本上沒有多少中國人知道「沙嗲」是甚麼。

2017091210a.jpg

這兩款均是經「改良」的港式沙嗲,不是徐生小時候在印尼嚐到的味道了。(麥佩雯攝)

來港:以沙嗲白手興家

至1981年,他27歲,港人姐夫幫助申請他移民來港。「那時我也不知道為甚麼要來香港、在香港和在內地有甚麼分別,更沒有想過想不想來港——那不是我的選擇,我只是聽從長輩的安排。」如是者他和胞姐父母一同來港,在姐夫安排下住進柴灣斜坡上的木屋。

他來到香港時一無所有,雖然可以到工廠打工,但工資不高。他的母親就建議他不如試著在街邊推木頭車做小販,擺賣沙嗲串燒。「媽媽以前在印尼也是開小吃店的,會自己烹調沙嗲,有營運經驗。」但他母親會炮製的沙嗲,是文首提及的「正宗」印尼沙嗲,而不是他現時小店在賣的。

他說當時觀察到港人喜歡食物味道更濃郁,才再「改良」成現時的「港式」沙嗲。「港式」沙嗲醬身偏濃、味道偏甜,但至於具體加入了甚麼因而與「正宗」印尼沙嗲有所不同,徐生則說是「商業秘密」,不會向外人透露。

這麼多年,徐生說從沒想過轉行。「轉行可以做甚麼?自己做生意一定比打工賺得多及更自由。而做生意如果不賣沙嗲肉串又可以賣甚麼?如果要創業,一定要有自己的獨門技術或技藝,才能成功。我有甚麼獨門技藝?除了沙嗲,想不出來了。」不少印尼華僑和徐生一樣,以獨有的資源「沙嗲」創業,從此「沙嗲」一詞在香港普及起來,味道卻已不是原本的「正宗」印尼沙嗲。改變家鄉的味道,是他們適應香港的方式。

資料來源:HK01